openstack swift中间件编写
关于openstack swift的资料可以看这里,这里还有这里。
准备环境
从零开始接触的同学可以先从swift的all in one部署开始学习,在本机搭建好swift环境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测试了。由于swift是用Python语言写的,如果要开发swift的中间件的还需要在本地安装Pythone的IDE,我比较喜欢JETBRAIN(他们比较出名的是JAVA的IDE——IDEA)公司的IDE——Pycharm。准备环境如下:
- Ububutn 12.04 LTS 64bit
- Python2.7(虽然现在已经有Python3了,但swift是用2.x的Python写的,Python3不向后兼容Python2)
- Pycharm3
中间件介绍
swift通过提供基于HTTP协议的API给外界调用来完成对象存储的功能,我们从swift的各个部署说明里面可以看到,proxy server和storage node的配置文件里面都有一个[pipeline:main]
,这个是swift各个服务的请求链,由多个中间件组成的一个中间件集合。pipeline有点像J2EE里面filter,每个http请求需要经过各个服务的pipeline。
1 | ... |
1 | ... |
中间件编写
了解了swift的基本功能流程后,我们就可以来写自己的中间件了。
没有写过中间件的同学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中间件开始,在swift的源码中配置了很多中间件,有一些功能非常简单。比如name_check中间件,这个中间件的作用是拿来分析请求的url,判断url中是否有特殊字符,长度是否超出规定长度等。这个中间件没有配置在swift的标准配置中,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加上本机的swift环境做测试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name_check中间件的配置信息:
1 | [pipeline:main] |
在上面的例子中,name_check中间件加在healthcheck这个中间件后面,filter:name_check下面的配置信息是name_check的一些配置参数。
- forbidden_chars: 指url中不能包含的特殊字符
- maximum_length: 指url的最大长度
我们再来看name_check的单元测试:
1 | class FakeApp(object): |
看源码先从单元测试看起,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源代码的功能。在这个测试案例中,测试先mock了一个虚拟的app,这个app不会真实的调用swift,而是会将http response返回预设好的值。
再看其中的一个测试案例,这里给定了一个最大长度url,然后通过调用name_check中间件,期望请求可以正常通过。
最后我们再来看name_check中间件的源码几个方法:
- init: 中间件的初始化方法
- call: 中间件被调用时触发的方法
- filter_factory: 这个是类以外的方法,在swift服务启动时会创建中间件实例,并加入到pipeline中。
学习完这个简单的中间件后,相信大家都可以依葫芦画瓢开始写自己的中间件了。
修改配置文件
编写完中间件之后,还需要将中间件配置到swift中,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中间件的创建。
首先先停止swift的服务
1 | swift@ubuntu:~$ swift-init main stop |
接着修改conf文件
假设你增加的中间件是proxy server的中间件,就修改proxy-server.conf,自行决定要放到pipeline中的哪个位置,具体要看你的中间件是执行什么功能。
1 | [pipeline:main] |
####要修改swift的根目录下的setup.cfg文件
1 | paste.filter_factory = |
执行命令重新安装swift
1 | swift@ubuntu:~$ cd swift目录 |
最后重启swift服务
1 | swift@ubuntu:~$ swift-init main start |